-
中国首提核安全观 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并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增强自身的核安全能力...
-
一文看懂:我国坚持怎样的核安全观
✅中国的核安全观是基于理性、协调、并进的原则,旨在确保核能的安全与发展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这一核安全观是在2014年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全面阐述的,并且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概念的国家。具体来说,中国核安全观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 战略的“理性”
-
国新办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坚持中国核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始终追求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历尽艰辛,创建发展核能事业并取得辉煌成就。同时,不断改进核安全技术,实施严格的核安全监管,加强核应急管理,核能事业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近年来,中国在核应急法律法规标准建设、...
-
白皮书称,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四个并重”
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四个并重”。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是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只有实现更好发展,才能真正管控安全风险;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持续发展。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
-
中国首提“核安全观”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习近平主席与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齐聚海牙,共商如何加强核安全的国际合作,并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这将是中国首次公开阐述自己的“核安全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概念的国家。核安全峰会可能“跑题”本届核安全峰会...
-
习近平外交战略解读(三):中国核安全观
即以理性、协调、并进为原则,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2014年3月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
-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首述中国核安全观
习近平首述中国核安全观 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中国“四个并重”的核安全观 闽南网3月26日讯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提出“核安全观”。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
中国的核安全观
相关内容浏览更多安心,自主掌握个人信息!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只浏览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