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搜DeepSeek-R1
    帮你解答跳转解答
收起工具时间不限所有网页和文件站点内检索
搜索工具
百度为您找到以下结果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校和学科的国家工程

211工程(Project 211)是中国政府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而实施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工程,其由来和发展历程可概括如下:

一、起源与筹备阶段

  1. 早期酝酿:1990年6月,国家教委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首次提出集中资源建设约30所重点高校的设想,后调整为100所左右,并纳入面向21世纪的战略规划,初期简称为“211计划”。
  2. 政策成形:199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明确“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高校和重点学科”的目标。

二、正式启动与推进

  • 批准时间: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标志着工程正式启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项目。
  • 核心目标:通过重点支持一批高校和学科,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

三、发展阶段与调整

  1. 规模扩展:最初计划建设100所高校,实际最终纳入112-116所(因部分高校跨校区独立招生统计差异)。
  2. 政策调整:2011年教育部宣布工程规模稳定,不再新增学校;2016年相关管理办法被宣布失效;2019年教育部明确将211工程与985工程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四、历史意义与争议

  • 积极影响:显著提升了入选高校的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框架。
  • 争议问题: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地区间教育差距,部分非211高校面临边缘化。

总结:211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命名源自“21世纪100所高校”的核心理念,后随政策演进逐步被“双一流”建设替代,但其影响力至今仍存。

展开

211工程 - 百度百科

2024年11月29日 大学被称为“211”“985”大学,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两个国家级战略工程名称,即“211工程”和“985工程”。前者为1995年提出的“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校...
播报
暂停
2024年12月11日 一、名称的由来 “211”这一简称源于工程的核心目标:“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数字“211”中,前两位“21”对应“21世纪”,第三个...
播报
暂停

211大学的来历 “211大学”这一称谓源于中国政府在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以下是对211大学来历的详细阐述: 一、背景与目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竞争压力,亟需集中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为了提升中国一流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缩小国内外高等教育差距,中国政府决定实施“211工程”。 二、名称由来 “211工程”中的“211”代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尽管最终实际入选的高校数量超过了100所(达到了112所),但“211大学”的称呼仍然沿用至今。 三、实施过程 “211工程”自1995年启动后,分三期推进,至2016年结束。在这期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千亿元,用于支持入选高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提升。 四、入选高校 “211工程”覆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12所高校。这些高校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如清华大学的工科、北京大学的文理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科和工科等。 五、历史地位与影响 “211工程”奠定了中国高校分层发展的基础,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国际声誉,促进了科研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尽管后来教育部将“211”“985”统筹为“双一流”建设,但“211大学”这一称谓仍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211大学”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通过这一计划,中国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

2024年7月2日 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准,“211 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截至目前,211高校达到112所。112所...
播报
暂停
2024年12月6日 什么是“211工程”?它有何深远影响?1. 211工程的历史背景和定义 (1)“211工程”是怎么来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当时的高等...
播报
暂停
2025年4月17日 985是1998年5月4日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提出的,211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这两个类别的院校都是全国重点的大学院校。...
播报
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