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贻芳:科学家有责任花一部分自己的时间做科普
2001年,38岁的王贻芳放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回国。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成长与发展。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
-
王贻芳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他提出的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质量顺序,成为我国中微子研究的发展方向。王贻芳...
-
王贻芳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他提出的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质量顺序,成为我国中微子研究的发展方向。王贻芳...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增选的120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是中国大陆唯一当选的外籍院士。王贻芳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带领大亚湾实验团队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领导团队提出...
-
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邵峰、王贻芳等4人获奖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陆锦标获“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
-
王贻芳院士:年轻人不敢质疑和思考,科学就没有前途
2015年11月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美国颁奖现场,王贻芳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以下是对谈实录:一,科学一直是少数人引领,多数...
-
“万人计划”入选者王贻芳:低调的科学狂人
2000年,自称“打好基础”的王贻芳放弃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回到国内。他给出的理由十分坦诚,“在美国,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如果做我想做的实验,那是不可能的。” 回来不到3年,王贻芳开始...
-
《杨振宁的最后一战》背后:超级对撞机CEPC争议始末
王贻芳发表《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一文,分别驳斥杨振宁的观点:美国SSC的失败有其特殊政治原因,不足以证明CEPC不可...
-
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邵峰等4人获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荣获“生命科学”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陆锦标获“物质科学”奖,清华...
-
王贻芳“开讲啦”中国学生请自信起来!
2003年提出设计方案,2007年动工修建实验室,同时期,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的多个实验室也在开展同一个课题的研究。 “国...
浏览更多安心,自主掌握个人信息!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只浏览不追踪